新闻动态
|   公司概况   |   企业文化   |   合作伙伴   |   新闻动态   |

新闻资讯


太阳能迈入光伏时代
本站发布时间:2010-07-15

 山东太阳能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分水岭。

  7月1 日,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《关于扶持光伏发电加快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以优化能源结构和培植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,不断提升光伏发电水平,努力把我省光伏产业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 曾经光热强、光伏弱的山东太阳能产业,即将迈入一个新时代。

  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

  截至今年5 月底,山东电力装机容量共有 5969.7万千瓦,其中,97% 以上为火电装机。对燃煤机组的过度依赖,开始让山东尝到了苦头。2008年,受雨雪天气和运输不畅的影响,山东电煤供应严重不足,曾连续十多年以不缺电著称的山东,开始出现了拉闸限电,工业生产和居民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。

  可喜的是,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、为调整能源结构添砖加瓦,已成为山东太阳能企业的自觉行动。前不久,晟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90亿元的光伏项目开工建设,建成后将形成 2000MW 太阳能多晶硅、1000MW 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产能济宁润峰太阳能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1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,年发电量约130万度,实现了我省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零的突破。

  红红火火的光伏产业的发展,显出省发改委2008年提出的2010年、2015年、2020年全省并网光伏发电分别达到3 万千瓦、10 万千瓦和 20万千瓦的目标过于保守。于是,在新出台的发展光伏电站的意见里,省发改委提出,通过3 年的政策扶持,使我省光伏发电得到较快发展:2010年,全省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5万千瓦;2011年,全省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8万千瓦;2012年,全省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。这些,尽管与全省近 6000 万千瓦的发电装机总量相比,这似乎十分微不足道,但起步坚定,就会有长足发展。

  光伏发电优势明显

  有关统计显示,我省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,各地年日照时数在 2099― 2813 小时之间,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前景。但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,需要足够的面积来摆放电池板,就是说,有了阳光资源,还要有土地。这一点,山东也有条件。

  山东沿海地区有大面积滩涂资源,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东营、滨州有50多万公顷未利用的盐碱地和荒草地,潍坊北部也有一定面积不适宜农作物、树木生长的未利用地,济宁、枣庄等煤炭生产基地有大量塌陷地,都比较适合发展地面光伏发电项目。“此外,我省建筑物资源较大,建筑物屋顶和南立面墙均可用于建设光伏发电项目。”省发改委能源交通处负责人表示。

  而从产业融汇、互补发展的角度来讲,山东发展光伏发电也有明显优势。国内知名太阳能光伏专家、力诺光伏常务副总裁司海健分析说:“山东发展光伏发电有四大优势:山东经济实力位列国内三甲,有能力支持本地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;是沿海大省,交通便利,适合发展光伏产品的出口;是光热强省,可以借助光热产品的品牌、管理和销售网络优势,拉动光伏产业的发展;山东既有力诺光伏这样行业先行者,也有东营光伏、山东华艺、微山润峰等颇具潜力的企业,已经具备跨越式大发展的基础。”